专题:2025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
在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的特别支持下,2025年1月4日到5日,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办,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联合主办,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粤开证券、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承办的“2025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在位于上海虹口北外滩的W酒店召开。本次年会以“千帆过尽,万木春发——中国经济的涅槃重生”为主题,汇聚了超国内外一流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政府代表及产业界精英。
第一天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全球金融和资本市场展望”“特朗普新政前瞻与中美贸易再考验”等一系列主题,展开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讨论。从宏观经济趋势到具体政策分析,从国际关系的微妙变化到两国合作的广阔前景,每一位嘉宾的分享都如同璀璨星辰,点亮了我们对未来的认知之路。
第二天,议程同样精彩纷呈,首席经济学家们深入探讨更多前沿话题,更多关注中国经济领域的深度与广度。
1月5日上午,首先由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发表题为《财政如何促消费扩内需?》的主旨演讲。他提出财政促消费的方式短期和长期八条建议:第一,提高消费要解决居民消费能力的问题,要提高收入。第二,消费能力。居民的收入是我们提振消费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除了给特定群体的补贴之外,还有中央提出的稳住股市、楼市。第三,“两新”政策尤其是其中的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第四,立足长远更好的来推动消费。比如进一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构,通过完善税制增加转移支付,加快农村土地市场化的流转,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第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政策的重点从投资为主转向投资和消费并重的格局。第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第七,供给端发力,优化供给结构,提高高端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第八,放宽旅游、文化、医疗、养老、家政服务等服务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加强标准建设和有效监管。
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赵扬发言,題目是《如何有效提振消费?》,他认为,本轮消费疲弱的背后既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也有周期性因素存在。结构性因素主要是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平衡。由于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领域还有待完善之处,导致收入分配结构中居民收入占比相对较低。周期性因素则主要是房地产调整、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金融周期下行以及疫情所共同作用导致的经济周期下行。如果说长期以来的国内消费偏低反映了结构性问题,那么本轮消费疲弱的周期性特征比以往更为明显。在政策的选择上,短期看,建议加大逆周期操作的力度,具体可以在惠民生和促消费方面进一步发力,以改善居民对未来的经济增长预期。同时,应对消费疲弱的结构性因素,建议逐步提高居民部门在收入分配结构中的占比,这可以通过进一步推动综合性的结构改革来实现。
在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的主持下,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富安达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郑良海、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程强,围绕《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再思考》,展开了精彩讨论。
香港信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廖群发表题目为《为何房地产止跌回稳是稳增长关键》的主旨演讲。他认为,房地产市场大幅下跌既造成消费显著走软又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明显转弱,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压力的关键所在。因而,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将牵一发而动全身,促使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双双反弹;否则,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难以有效回升或回升难以持续。要使经济增长尽快稳定下来,关键在于尽早地促使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新近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中已将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作为一个政策目标,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房地产升幅过高时有必要调控,跌幅过大时同样应该止跌回稳。只是,还应认识到止跌回稳的关键性,应将其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抓手尽力促其实现。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发表题目为《2025年稳增长的“胜负手”》的主旨演讲。他表示,过去几年以来国家一直希望先导经济切换,能够找到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抛弃传统的依靠地产、基建的状态,很多数据表明,很显然过去两三年,中国的经济所表现出的压力,或者所表现出实打实下行的约束,很重要的方面在于似乎当下我们国家并没有找到一条,或者说至少还没有看到一条特别显著的,能够立马在地产基建之外的新抓手。目前来看我国在2025年如果真的想把经济稳住,消费目前相对比较确定的抓手就是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的加力扩维。他倾向2025年大逻辑上消费起来的问题不大,2025年可能会从汽车、家电,扩大到家具、家装、手机这些。过去两三个月以来国家出了很多房地产相关的政策数据也有比较好的体现,大中城市效果尚可。过去三个月以来国家出的所有的房地产的政策,限购限价的调整等等,更大的受益群体是核心一二线,三线以外似乎已有的效果对他的影响相对比较弱。如果2025年国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三线之外的销售企稳或者房价企稳,2025年房地产确实还是会往下。地产如果没有办法实现有效的止跌回稳,稳增长难度会大很多。
在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的主持下,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围绕《中国经济复苏与新增长路径》,展开了精彩讨论。
当天下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邵宇就《放手一搏:新质生产力与资本市场?》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现在所面临的全球竞争情况,以及经济体内部的分化的事态,也是愈演愈烈。不光是中国,全球内部的K型复苏的分化,以及大的经济体之间更为明确的竞争态势都扑面而来,我们不需要回避这些问题,必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里找到解题之道。唯一求解的方式就是在二十届三中全会里面不断提出来的,对新质生产力的答案。要对资本市场做深度的改革,包括对存量的优化,只有新质生产力,以及构筑新质生产力的新质的生产关系能够形成完整的闭环,才能完成转型的过程,这是一个很艰巨的过程,而且时间的窗口相对狭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把这样的系统尽快能够打造出来,并且形成未来升级竞争的来源。
接下来,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就《新质生产力——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并不是每一次科技革命全要素生产率都在抬升,全要素生产率抬升在整个科技革命过程中时间非常短暂。推演这次人工智能科技革命,它的全要素生产率最大可能因人形机器人而突破。当下的新质生产力是八大战略新兴产业加九大未来产业。八大战略新兴产业被二级市场研究的都已经比较成熟,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要想形成预期差,出现预期差是非常难的。主要的机会在未来产业里,九大未来产业里面人形机器人是主要赛道和终极赛道,其他的赛道都与其明显相关。从长期来看,不管是一级投资还是二级投资,都酝酿巨大的投资机会。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必然的选择,也是在当下大的国际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从投资的角度核心思考的赛道。
紧接着,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将就《稳中求进 向新而行——新时代 新产业 新赛道》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长期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过去,新时代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加速的演变,有战略机遇也有挑战。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产业体系,以新型工业化、制造强国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十大报告清楚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三篇标题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第二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现代产业体系的提法多了一个字——“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未来产业,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大部分都与新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高度关联。此外,人形机器人也代表了更新的更重要的千亿级的赛道,要形成自己的、安全的、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的体系。改革方面,要给民营经济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一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另一方面也要对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更多的准入和扩大的机会,使之发挥更加重要的力量,为我们新质力的健康、可持续、高速发展做出贡献。
在南华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朱斌的主持下,中国石油资本首席经济学家王增业、华夏基金香港首席经济学家谭伟民、申万期货研究所所长薛鹤翔、汇正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杨首骏,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与资本》,展开了精彩讨论。
接下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刘煜辉发表主旨演讲《2025年A股将告别“投票器”,走向“称重机”》。他认为,2025年很多的因素存在着激烈的巨大的预期的翻转。我们今天看到的现实,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悠长历史因子的一种延续。中国经济的失衡问题要解决,但是如果是出发点是基于危机状态定位,预期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冲突。因为其背后悠长的因子是一个“慢性病”,不是危机状态,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央地的关系,如果紧紧抓住这个扣,解决了央地之间尖锐的冲突,系统的内部的危机因子实际上也就消灭了。目前中国进入了一个康波右侧长周期的状态,短期经济数据对资本市场来讲没有任何的意义,稍微偏离高一点、低一点没有任何的趋势价值,因为我国的经济必须完成这个规律。从周期的判断来讲,可以理解中国A股的市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定价,和分子没有关系,和ROE没有任何关系,它的定价一定来自于分母。市场A股的定价看的都是短期的因素,所以一直是“投票器”的状态,走不到“称重机”的阶段,更多的是市场本身的原因,不是来自于经济的基本面。
紧接着,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就《经济和市场展望》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2025年又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一年,很多历史性的规律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大周期大级别的拐点,2001年进入世贸组织,中国几亿农民产业转型从农业人口转为制造业人口中国加入全球的制造体系,帮助了整个全球经济通胀的不断下行,也导致了全球无风险收益率,包括自己中国的十年国债收益率也在不断下行,趋势长达40年。这些都是以前不太熟悉的交易的环境,尤其是十年国债是债券的价格,十年国债收益率如此快速的下行,向大家展示的是整个市场对经济的增速,以及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在发生根本的改变。关税是今年要面对的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大级别市场的波动,必然导致政策的应对,如果关税超预期,那政策也会超预期非常简单,这会对今年投资的部署产生机会。AI这样革命性的科技,必然推动经济的进步,但是运行的时候必然符合经济运行周期,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一个周期,每一次在周期的顶部都会出现一波非常强烈的,周期运行的下半场都会出现非常强烈的科技的进步、技术的革新以及国家之间的对抗。2025年将产生更多的更有意思的交易机会,很可能又是看着非常艰难,但是如果策略选择正确的话,将会带来丰收。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发表题目为《2025年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前瞻性分析》的主旨演讲。他作出十条预测,第一对于海外市场而言,2025年欧美经济增速会放缓,美联储会延续降息周期,新的一年降息3-4次左右,大概还会再降100个基点,美国基准利率降到3%左右。2025年全年来看,随着美元降息,以及特朗普上任特朗普交易结束,预计美元指数会逐步回落,会推动人民币出现一定的升值。2025年美股见顶风险会加大,2025年一旦有一些重大的利空因素,有可能会导致美股牛市出现终结。第二,对国内,2025年我国更多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主要数据明显改善,全年GDP目标还会定在5%左右。第三,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为A股带来源源不断增量资金。第四,针对房地产市场现在提出要加大支持力度,实现房地产市场整体的止跌回稳。在2025年,房地产销售方面的限购会陆续取消,国家会出现一些实质性政策支持房地产行业。第五,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通过降息、降准等多种方式支持我国经济复苏。第六,但是光靠货币政策发力还是不够的,需要财政政策配合发力,甚至财政政策会更加关键。第七,2025年市场风格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2025年随着市场迎来第二波、第三波上涨,基民在基金上赚到的钱将会加大买入基金的力度,2025年市场风格将会逐步切换到优质轮动股上。第八,国际金价在2025年波动加大,但是黄金长期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第九,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增强,A股、港股、中国债券的人民币资产将会吸引更多外资流入。第十,A股和港股延续牛市行情,投资机会明显增多,赚钱效应显著提升。
在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的主持下,鹏扬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恒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一、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泓湖私募首席经济学家梁文涛,围绕《中国资本市场何去何从?》,展开了精彩讨论。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学术秘书长钱学宁为年会做总结陈词时表示,本次年会议题广泛,涵盖资本市场、消费、宏观调控、经济复苏、新质生产力等多方面,众多专家参与带来多元观点碰撞。在实践方面,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引。同时紧跟国际形势,关注新兴动力,助力中国经济在全球格局中积极应对、创新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标签: